【行舟教研】以书明才思,以教示阅读——吴中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在碧波中学圆满举行
时维五月初夏,语文教研绽芳华。
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践行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5月15日,由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我校承办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办。全区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新范式,携手打造书香校园育人新生态。
四位开课老师围绕初中生必读名著《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精彩纷呈,教学新模式尝试实践成功。
课例展示|以课辅学,以教促读
1、甫里中学 尹姗姗老师
课题:《初心渐远,钱来钱去——〈骆驼祥子〉导读》
尹老师以“金钱与梦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绘制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轨迹图,通过分析金钱观的转变,层层剥茧,揭示人物形象的转变与小说的深层主题,让学生在思辨中感悟老舍笔下的时代悲歌。
2. 石湖中学 陈娟娟老师
课题:《弹道与心轨:钢铁战士的“枪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陈老师聚焦“枪”这一意象,引导学生探究保尔的成长轨迹与精神内核。通过
思辨枪与情节、身份的关系,学生逐步理解保尔从热血青年到钢铁战士的蜕变,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
3.碧波中学 赵慧老师
课题:《保尔与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赵老师以情境化教学为特色,巧妙设计“成长数轴图”,串联保尔的身份
转变与精神觉醒,带领学生探究这位从“枪”中走出的钢铁勇士的成长之路。
4.华中师大附属苏州实验中学 薛彤彤老师
课题:《暴雨中的沉沦与淬火间的觉醒——〈骆驼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比阅读》
薛老师打破单篇局限,以跨文本对比激发思维火花。创造性地设计“如果祥子和保尔穿越到对方所处的时代,他们还会是曾经的自己吗?”这一辩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性格与时代背景的复杂关系。
研讨展示|汇教学成果,展学生作品
石湖中学仓纪红老师与碧波中学朱彩平老师先对几位老师的课例都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并就各自学校推进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分享。
仓纪红老师以《骆驼祥子》为例,制定详尽的假期阅读计划,并以丰富的课内外阅读活动,比如绘制手抄报,打造校园阅读节等,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每个角落。仓老师对石湖中学语文教研活动中名著专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享了学生制作的多样态手抄报和其他绘画作业,展现了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从仓老师的分享中,能够感受到石湖中学语文教研组对于名著阅读学习的重视和深度探讨,形成了教——学——思一体的名著阅读体系。
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朱彩平老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为例, 从深度学习视角阐述了“导读的本质就是阅读”这一观点,并立足小说文体,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摘抄和笔记”等阅读方法,激活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
朱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学生的思考成果——“阅读笔记”,并尝试呈现出新的名著阅读实践形式——“阅读台历制作”和“名著介绍vlog”。这两种实践作业都让大家眼前一亮,学生基于名著阅读展现的已经远超于任务完成的必要性,而是自身生发出的兴趣和热爱。在这样的教师课堂引领下,学生能够真正阅读,感悟文字的魅力。我校语文名著阅读新尝试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为碧波“活教育”注入新的源泉和动力。
专家指引|以阅读之思,领前行方向
吴中区语文教研员张霞老师对课堂进行了点评,并且分享了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张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这四节课例的创新性与启发性,结合四堂课的亮点进行阐述分析,为与会老师总结了课堂值得学习的要点。接下来,张霞老师以“改变,从阅读开始”为题作总结分享讲座。整本书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滋养,要让阅读成为教师与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
张老师在讲座中再次强调,阅读一定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时课外阅读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并不输课内语文教学。对于孩子的教育,教会他阅读,令他爱上阅读,一定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终身的习惯和热爱,任何人都应当保持阅读的习惯,才能得到持续的精神滋养。尤其是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抓紧阅读,不要懈怠,不要用“我没时间”逃避搪塞阅读。只有沉下心来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投入学习,才能使得自身的教学有活水,有方向,有真才实学。
本次阅读教研活动以课堂展示为基础,在两位资深语文老师的分享和汇报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并在教研员张霞老师的讲座指导中得到最后的升华。活动圆满举行,与会教师也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阅读应当是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应当是每一个教师的自我修养。只有把阅读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让课堂浸润书香,让教学滋养生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