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教研】问题互动促成长,多向评价共提升——碧波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行政推门听课活动
问题互动促成长,多向评价共提升
——碧波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行政推门听课活动
推开教室的门,看见的不仅是课堂,更是一个动态生长的教育生态。本学期,碧波中学“行政推门听课”行动再度启航,我们不再止步于“听”,更聚焦于“动”与“评”。当行政的视角、教师的智慧、学生的状态在课堂真实碰撞,一场以“问题互动,多向评价”为核心的课堂焕新之旅,正推动着碧波教与学的深刻变革。
理念焕新:从“听课检查”到“问题互动”
推门听课,其意义远不止于教学常规的检验。它拆除了课堂的“围墙”,打破了教学的“舒适区”,旨在构建一个开放、互信的教研共同体。本学期的核心,在于将听课的焦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并通过高质量的问题互动,激活课堂思维,诊断教学真问题。
行政人员不再仅仅是“评判者”,更是课堂生态的“观察员”与问题研讨的“催化剂”。他们带着共同的追问走进教室: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点燃了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导问设计是否搭建了通往深度学习的阶梯?以此为契机,推动课堂从知识的单向传递,走向问题的多向探析。
课堂现场:在真实情境中捕捉“思维火花”
不预设、不排练的课堂,最能映照教学的原生态。行政团队成员深入各学科现场,在真实的语境中捕捉思维的闪光。
在语文与历史的课堂,一个精心设计的主问题,可能牵引出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在数学与理化课堂,一道源于生活的探究性问题,正激发着对抽象规律的具象理解。
在道法与英语课堂,一个个开放性的情境问题,引导着学生进行多元的价值辨析与跨文化思考。
艺术与体育的课堂,同样充满了需要即时判断、创意解决的“动态问题”,滋养着学生的审美感知、协作精神与身体智慧......
在这里,评价的起点,正是这些真实发生的“问题互动”。我们记录下问题如何被抛出,思维如何被引导,合作如何发生,以此评估课堂的思维容量与互动品质。
| | | |
| | |
评价进化:构建“多向滋养”的反馈生态
听课的结束,恰是更具价值的“多向评价”的开始。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立体的、双向甚至多向的反馈循环。
即时交流,双向对话:课后,行政人员与授课教师第一时间展开平等、深入的对话。反馈不只谈优点与不足,更共同探讨“问题设计”的优化路径与“学生反应”背后的深层原因。
群内研讨,智慧众筹: 通过汇总行政人员听课情况,听课中的典型问题与优秀案例被即时分享,引发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实现从“一人一课”到“众人智慧”的升华。
档案追踪,成长可见:详实的《听课反馈表》被系统归档,它不仅是一份教学诊断书,更成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动态档案,让进步有迹可循。
从单向的判断到多向的滋养,评价的目的不再是划分等级,而是为了促成共识、激发反思、共享策略,最终实现教学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进化。
| | | |
| | | |
| | | |
| | | |
| |
未来展望:让“问题”与“评价”持续赋能
“问题互动,多向评价”是碧波中学课堂文化重塑的支点。我们期待,通过这项常态化的举措,让敢于直面真问题、善于实施多元评价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自觉。
推开一扇门,融入一场对话,见证一次成长。碧波中学正以推门听课为镜,照见课堂的本真;以问题互动为桨,驱动思维的深航;以多向评价为桥,连接起每一个教育环节的共生共长。在这片焕活的课堂沃土上,我们共同期待教育无限可能的精彩绽放!
